当前位置:财经 > 正文
宝宝:我不想当“小黄人”
2023-08-24 11:29:15 来源:

■ 医学指导/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护师 曾秋月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十个宝宝九个黄,晒晒太阳就好啦!”面对新生儿黄疸,家里的老人都会这样说,而医生则是叮嘱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变化,有异常及时就医治疗。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,许多新手爸妈陷入了困惑,那么,到底该听谁的?

黄疸高危险大

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,在新生儿生后一周内,90%的早产儿和85%的足月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,表现为皮肤、黏膜、巩膜黄染等。

新生儿黄疸最严重的影响就是胆红素脑病,如不及时干预治疗,可以造成永久性损害,表现为手足徐动、眼球运动障碍、听觉障碍,严重者可留有脑性瘫痪、智力低下、抽搐、失聪等后遗症。

正确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

●生理性黄疸:

①一般情况良好;

②足月儿生后2—3天出现黄疸,4—5天达高峰,5—7天消退,最迟不超过2周;早产儿多于生后3—5天出现黄疸,5—7天达高峰,7—9天消退,最长可延迟到3—4周;

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<85μmol/L(5mg/dl)或每小时<0.5mg/dl;

④血清总胆红素值尚未超过小时胆红素曲线( Bhutani曲线)的第95百分位数,或未达到相应日龄、胎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。

●病理性黄疸:

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;

②血清总胆红素值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,或超过小时胆红素风险曲线的第95百分位数;或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>85.5μmol/L(5mg/dl)或每小时>0.5mg/dl;

③黄疸持续时间长,足月儿>2周,早产儿>4周;

④黄疸退而复现;

⑤血清结合胆红素>34μmol/L(2mg/dl)。

新生儿黄疸的治疗

虽然新生儿黄疸很常见,但黄疸具有高发病率、高住院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,家长要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。

积极喂养保证排便

黄疸主要是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所致,而胆红素的代谢途径主要随粪便排出体外,因此宝宝一出生就要喂足够的奶,这样才能保证大便的量和次数,以促进胆红素更快地排出体外,促进黄疸消退。

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,每天喂养至少8次,同时还要随时关注宝宝大便情况,如果排便不畅,要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
记录黄疸正常规律

记住黄疸出现、消退的规律,观察宝宝皮肤黄染变化。当黄疸从巩膜、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、手足心,且颜色加深,则表明黄疸有加重趋势,需及时就医治疗。建议在产科出院后48小时到医院监测黄疸值。

避免陷入退黄误区

误区1:自行购买蓝光仪在家照射蓝光退黄

治疗黄疸需要特定波长的蓝光,自行购买的蓝光仪并不一定符合此项标准。此外,照射蓝光时需要保护眼睛、会阴等部位,这些注意事项,非专业人员不能全面掌握。因此,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需要到医院进行,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。

误区2:晒太阳可以退黄疸

晒太阳可以帮助降低黄疸,但作用微乎其微。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,若家长不掌握正确的方法,不了解何时晒太阳、晒多久合适等事项,长时间直晒皮肤容易导致晒伤,而且退黄效果远低于蓝光治疗。

误区3:多喝葡萄糖水退黄疸

目前尚无足够临床依据证明喝葡萄糖水可以退黄,且喂养过多葡萄糖水,会使宝宝血糖升高,抑制食欲,占据胃容量,致使吃奶次数和量降低,从而造成奶量摄入不足,排便减少,反而会影响胆红素的排泄,导致黄疸加重。

病理性黄疸才需治疗

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,大多数可自行消退。早期喂奶宜少食多餐,保证充足奶量,增加新生儿排尿、排便次数,同时可适当辅以新生儿腹部抚触,促进肠胃蠕动,建立肠道正常菌群,减少肠肝循环,有助于减轻黄疸程度。

病理性黄疸的治疗通常以蓝光治疗、药物治疗和换血治疗为主,并根据不同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。

1.蓝光治疗: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。通常采用蓝光连续照射治疗,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和体温变化,同时注意补充液体,保证足够的尿量排出。

2.药物治疗:在医生指导下,结合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。

3.换血治疗:通常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、G6PD缺乏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,或者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的宝宝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关键词:
责任编辑:zN_2435